成果推介‖曹玉昆等:中国农村经济,发展林业新质生产力:基本内涵、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,2025
来源:
发布人: 发布时间:2025-07-07 浏览次数:
【按语】我院以绿色为底绘就绿色发展,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发展理念,奋力打造“两山”理论的理论研究桥头堡,产生了一批高水平且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。学院官网建立“成果推介”栏目,以展示我院师生的优秀成果,传播我院师生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学术观点,为“筑牢生态屏障、推动绿色发展”提供有益借鉴。
作者:曹玉昆、李敬烨、黄显乔、任月、高玉娟
题名:发展林业新质生产力:基本内涵、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
期刊:中国农村经济(CSSCI、AMI权威、影响因子17.517,学院标志性期刊)
摘要:如何推动新质生产力在林业领域的实践应用,成为现阶段林业转型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命题。本文在界定林业新质生产力基本内涵的基础上,分析了发展林业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,并结合不同区域战略定位、森林资源禀赋与所有权归属,总结发展林业新质生产力的差异化实践路径。研究发现:第一,林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培育林技复合型劳动者、林智互联型劳动资料与林资活化型劳动对象,推动森林高水平保护与林业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,提升林产品生产效率、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一种社会财富创造能力。第二,林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逻辑是“社会形态调整-要素结构重组-多元财富创造”的三维互动过程。第三,林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在实践中存在两条主要路径,一是“资源资产解构与林智互联创新-绝对级差地租释放-财富创造跃升”的国有森工企业市场化发展路径,二是“资源资本整合与林智互联创新-相对级差地租维护-财富创造跃升”的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路径。本文构建了发展林业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,总结了因地制宜发展林业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,为从理论设想迈向实践应用提供了较明晰的发展方向、系统的发展依据与可行的发展思路。
作者简介:

曹玉昆,女,东北林业大学二级教授、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博士生导师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、黑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“六个一批”理论人才、龙江学者特聘教授。曾任国务院学位办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评审组成员(2003-2008、2008-2013)、黑龙江省科顾委农业生态专家组成员(2012-2017),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、黑龙江省林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。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森林资源与环境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林业政策与法规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。